XZFS12603 沈新周,地理学大全.pdf

376页

《地理学大全》作为一部集华夏文化与古今地理学知识于一体的著作,围绕地理风水相关理论与实践展开,涵盖五行学说应用、寻龙点穴方法、沙水与方位选择等多方面内容,旨在为古人选址安葬、建造住宅提供风水依据,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。

一、核心理论基础:五行学说

五行(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)是全书地理理论的核心,贯穿于地形分析、穴位判断、吉凶预测等各个环节,每种元素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、属性及在地理中的应用规则,且相互作用影响地理格局的吉凶。
  1. 各元素特征与地理应用

    • 木行:形态多为直耸,如 “冲天木”“嫩木”
      等,象征生机与文运。文中详细描述了木行不同形态(立木、眠木、蔓生木等)的地理意义,例如立木若
      “特立高耸,身直石出或出石,头面古骨相”,多主科第富贵,但需 “穿落看传变”,避免气促;蔓生木如藤木、杨柳等,性柔少骨,需结合格局判断其吉凶,若
      “藤木分枝上出,性柔少骨气”,多主家道中落,仅少数 “长干行千百里” 的藤木可成富贵格局。
    • 火行:形态以尖、锐为主要特征,如 “火焰山”“火曜星”,象征威严与武运,但也易生凶煞。文中指出火星需
      “藏煞”“化气” 方可取用,若 “火逼身”“无沙别煞”,则主全家败落;而 “火脚带水木”“火脚成丹穴”
      等形态,可出仙人或富贵之人。同时强调火星布局需 “隔屏隔障四五重”,避免近距带来的烈煞。
    • 土行:形态以平方、厚重为特点,如
      “玉屏”“玉案”“平洋土星”,象征稳重与财富,是地理格局中的基础元素。土星 “不离平方厚,合藏”,正方正玉屏主大贵,可得公辅封侯;平洋土星若
      “得土得局”,可保人财兴旺,但需察土色(黄红土为贵,疏沙、沮洳土为凶),若 “土无化气”,则主家道衰败。
    • 金行:形态多为圆浑、方正,如 “献天金”“天马金”“金箱玉印”,象征威武与官运。金星需
      “开面”“化气”,若 “金星不开面,浪浪直行”,则无生气;“金带火”“金生水” 等形态为吉,可出武将或高官,而
      “孤金”“顽金”(如无化气的刚金)主凶,易出顽劣之人或家道败落。
    • 水行:形态灵活多变,如
      “九曲水”“天池水”“水乳穴”,象征智慧与财运,但其吉凶取决于流向、形态及与其他元素的配合。“水环抱”“水朝堂”
      为吉,主文人辈出、富贵绵长;“水直出”“水反跳”“毒水”(如黑水、血沫水)为凶,主家破人亡、疾病缠身。同时提到 “水星多与金、木相生”,如
      “金水相得,谓之金白水清”,为大贵格局。
  2. 五行相互作用:遵循
    “相生(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生金、金生水、水生木)”“相克(木克土、土克水、水克火、火克金、金克木)” 规律,且 “相克亦有相成理”。例如
    “木得水滋、土培”,可成 “木华穴”“木果穴”,主贤才辈出;“金遇火制”,可成 “熟金”,主出能工巧匠或武将;但 “火盛土燥”“水盛木漂”
    则为凶,需通过地形调整(如培土、筑沙)化解。

二、核心实践内容:寻龙点穴体系

“寻龙点穴” 是全书的实践核心,从 “寻龙”(判断山脉走势与格局)到 “点穴”(确定穴位位置与吉凶),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方法,同时涉及穴位周边环境(如案山、朝山、龙虎沙等)的判断标准。

  1. 寻龙:山脉格局分析

    • 龙的分类与特征:将山脉(龙)分为 “干龙”“支龙”“正龙”“侧龙” 等,强调 “龙必有祖”,需追溯
      “太祖山”“少祖山” 的走势,判断其 “生气” 是否连贯。例如 “大龙横亘土屏甚明,中出不起星辰无旺气”,为假龙,葬之主绝族;而
      “龙楼凤阁”“三台华表” 等形态的龙,为真龙,主大贵。
    • 龙的关键形态判断:注重 “龙的脱卸”“跌断”“过峡” 等关键节点,认为这些节点是 “生气”
      聚散的关键。如 “过峡” 需 “脊现藏露”,若 “峡中如人寸口,气不畅”
      则为凶;“龙的迎送”(前后山水的呼应)也至关重要,“有迎无送必近凶,有送无迎是反凶”,需 “迎送交互” 方可为吉。
  2. 点穴:穴位选择与判断

    • 穴位核心标准:以 “乘生气” 为核心,强调穴位需 “藏风聚气”,周边环境需 “开面”“抱穴”。文中提出
      “太极一圈生气”“天心十道”“一点灵光” 等判断方法:“太极圈” 指穴位周边 “隐隐丰隆” 的土肉,是生气汇聚之处;“天心十道” 通过
      “横直相交” 确定穴位中心,确保其方正无偏;“一点灵光” 则是穴位的 “精华所聚”,需 “山明水秀、日丽风和” 方可显现。
    • 穴位形态分类:根据五行属性与地形,将穴位分为 “乳穴”“窝穴”“突穴”“坪穴”
      等,每种穴位有特定判断标准。例如 “乳穴” 需 “两手抱乳,窝中有突”,若 “乳孤无抱” 则为凶;“窝穴” 需 “窝中求晕”,避免
      “窝中乾燥或积水”;“突穴” 需 “突中求晕”,若 “突大无藏” 则无生气。
    • 穴位吉凶辅助判断:结合周边 “案山”“朝山”“龙虎沙”“水口” 等元素综合判断。案山需
      “平秀、抱穴”,如 “一字案”“三台案” 主科第;朝山需 “特起、开面”,如 “贵人朝”“丹凤朝” 主大贵;龙虎沙需
      “左青龙右白虎,抱穴有情”,若 “龙虎反背”“龙虎微弱” 则为凶;水口需 “镇塞、藏气”,如 “禽星镇水口”“华表立水口” 主财运绵长。

三、重要辅助内容:沙水、方位与选择

除核心的五行与寻龙点穴理论外,书中还详细阐述了沙水分析、方位理气辨别及安葬选择等辅助内容,进一步完善地理风水实践体系。

  1. 沙水: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

    • 沙的分类与吉凶:将 “沙” 分为 “青龙白虎沙”“案山沙”“朝山沙”“官鬼沙”“曜星沙” 等,强调沙需
      “向内抱穴”,忌 “反背、破碎、尖射”。例如 “青龙生角”“白虎乘仙” 为吉,主科第富贵;“青龙反背”“白虎噬尸” 为凶,主家破人亡。同时提到
      “曜星沙” 需 “有石、藏煞”,若 “曜星尖锐如针”,则主刑煞。
    • 水的分类与吉凶:水是 “生气” 的载体,需 “曲折、环抱、朝堂”,忌
      “直出、反跳、毒水”。文中详细描述了 “九曲水”“天池水”“瀑布水”“毒水”(如黑水、血沫水)等形态:“九曲水朝堂” 主大贵,“天池水清澈”
      主富贵,“瀑布水直泻” 主凶,“毒水” 则主疾病、绝嗣。同时强调 “水的分合”,“气止水交” 为吉,“水分八字” 为凶。
  2. 方位说即理气辨

    • 方位理论的批判与反思:作者对当时流行的 “方位理气家”(如三合、纳甲、斗首等)持批判态度,认为其
      “拘于针法,不辨地形”,指出 “离形无理,离势无气”,地理的核心是 “山川之形势”,而非 “方位之虚理”。例如批判
      “方位家以甲乙属木,斗首则曰甲属水,五运则曰甲属土” 的矛盾,认为其 “隨人扯拽,毫无定据”。
    • 合理的方位应用:主张 “自然方位”,即根据地形、水流、山脉走势确定方位,如 “宅门宜面南,穴向宜朝案山”,需 “顺应山川性情”,而非 “拘于二十四山、六十甲子” 的死板规则。
  3. 选择说:安葬时日与方式

    • 时日选择的批判:反对 “拘于时刻、年月” 的选择方式,认为古人 “不择年、不择月”,仅
      “择日稍避凶辰”,如 “葬用乙丁己辛癸日”(内事用柔)。批判当时 “选择家”(如奇门、遁甲、斗首等)的 “私心穿凿”,认为其
      “无一成文,而有理者”,导致 “停亲数十年不葬” 的陋习。
    • 安葬方式的建议:强调 “随宜安葬”,根据地形、穴位情况调整安葬方式,如 “石穴需筑土”“泥穴需排水”“泉穴需避漏”。例如 “石穴整下自然有土,不必求土,尺石中得精黄士,反胜水坑”;“泥穴需掘去污泥,借土培葬”,五年后 “泥乾变成美土” 则主吉。

四、思想主旨与价值

  1. 思想主旨:全书以 “孝”“仁” 为伦理基础,认为 “葬亲安宅” 是 “孝子仁人” 的责任,强调 “地理之学,非为富贵,实为安亲”,反对 “贪图富贵而乱葬” 的行为。同时秉持 “天人合一” 的思想,认为地理格局是 “天地自然之理”,需 “顺应自然,而非强求”。
  2. 价值

    • 理论价值:系统整理了古代地理风水的五行、寻龙点穴、沙水等理论,形成了逻辑严密的体系,是研究中国古代风水文化的重要文献。
    • 实践价值:提供了具体的地理观察、穴位判断、安葬方式等方法,对古代住宅选址、墓葬选址具有实际指导意义,部分理念(如 “藏风聚气”“顺应地形”)对现代景观设计、建筑选址也有一定参考价值。
    • 文化价值:反映了中国古代 “敬天、孝亲、重礼” 的文化观念,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、伦理思想的重要材料。


古籍书阁 » 沈新周《地理学大全》

发表回复

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

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